Spark-MLlib学习日记5:决策树与信息熵

前言

前面提到了朴素贝叶斯,一种通过对比概率来进行分类的分类算法,今天我们来讲讲另外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分类算法——决策树。有点意思的是,朴素贝叶斯的基础理论是概率论,帮助我们作出分类判断的是哪个分类(或选项)的概率最高,而决策树恰恰相反,是基于信息熵的。概率是某件事情(宏观态)某个可能情况(微观态)的确定性,而熵是某件事情(宏观态)到底是哪个情况(微观态)的不确定性。两者正好相反,决策树通过不断消减分类(或选项)的不确定性,从而给出正确的分类。

什么是决策树

其实按照字面的理解,就是一棵帮助你做决策的树,二叉树又或者是非二叉树,树的节点就是if … else … 的判断,期望每一次的判断都是最好的决定,一直到最后获得预期最好的结果。这种策略也被称为贪心算法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处于一个初学者的见解而已,下面给出决策树的定义: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个树结构(可以是二叉树或非二叉树)。其每个非叶节点表示一个特征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支代表这个特征属性在某个值域上的输出,而每个叶节点存放一个类别。使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过程就是从根节点开始,测试待分类项中相应的特征属性,并按照其值选择输出分支,直到到达叶子节点,将叶子节点存放的类别作为决策结果。

生硬的定义也不太好理解,我们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自《Spark MLlib机器学习实践》——黄晓华)

小明喜欢出去玩,大多数情况他会选择天气好的条件出去,但是偶尔也会选择天气差的时候出去,而天气的标准又有如下4个属性:

  • 温度
  • 起风
  • 下雨
  • 湿度

为了简便起见,这里的每个属性均二值化为0和1,例如温度高用1表示,温度低用0表示,有如下具体记录表格:

温度 起风 下雨 湿度 出去玩
1 0 0 1 1
1 0 1 1 0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0 0 1
1 1 0 0 1

根据这个表格,我们来尝试构造一颗决策树,例如将是否起风作为根节点,能得出以下半成品树:

根据表格的数据,在得知是否会起风的情况下,再根据剩余的属性来判断小明是否会出去玩,比如说起风了之后,得到左子树的数据表格,明显可以看到,高温的时候就会出去玩,而低温这不会出去玩。像这样,确定了一个属性之后不断往下构造决策树,最终得到完整决策树如下:

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就构建了一个决策树出来了,从图上看起来,就是不断地if … else …作出决定嘛,好像也没什么嘛。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要吧 起风 放在根节点呢?为什么不能放 温度 呢? 我们如何去判断把哪个属性作为根节点往下分裂呢?

举例的这棵决策树的构建过程,其实就是广为应用的ID3算法的算法流程。基本的ID3算法是通过自顶向下构造决策树进行学习的。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哪一个属性将在树的根节点测试。为解决这一问题,使用统计测试来确定每一个实例属性单独分类训练样本的能力。将分类能力最好的属性作为树的跟节点,之后根节点属性的每一个可能值会产生一个分支,然后把训练样例排列到适当的分支下,重复整个过程,用每个分支结点关联的训练样本来选择最佳属性。这是对合格决策树的贪婪搜索,也就是说算法从不回溯重新考虑以前的选择。

至于怎么去判断哪个属性的分类能力最好,这就要提到了决策树的基础理论——信息熵

信息熵与决策树的构造

信息熵可以说是决策树算法里面的理论基础了,通过计算各个属性的信息熵,求出信息增益才能最好地去确定接下来用哪个属性去做分裂,有效的减小了树的深度,最快地降低不确定性,得出预测分类。可以说理解了信息熵,基本上就能理解决策树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信息熵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信息熵。

信息熵的含义

定义: 当一件事情有多种可能情况时,这件事情对某人而言具体是哪种情况的不确定性叫做,而能够消除该人对这件事情不确定性的事物叫做信息

为了区分开热力学上的熵,所以才会有信息熵这个概念,准确来说应该叫做信息的熵,是一个衡量一个事件的状态的单位,跟千克,米类似的,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物理量,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抽象概念。获取信息等于消除熵,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得知外面的天气是“起风了”,那对于判断小明会不会出去玩就更有“把握”了,这里获知的“起风了”,就是获取了“信息“,更有”把握“则表明进一步确定小明会不会出去玩,就是消除了对”小明会不会出去玩“这件事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消除了熵。

是不是稍微有一点能理解了呢。一个事件或者属性中,其信息熵越大,所包含的不确定信息越大,对数据分析的计算就越有价值,因为得到了其中包含的信息,就消除了事件的不确定性,因此决策树总是优先选择拥有最高信息熵的属性作为待测属性,并以此分裂子树。

信息熵的计算公式

假设事件一共有n种属性,其各自对应的概率为:$P_1,P_2,…,P_n$ ,且各属性之间出现时彼此互相独立无相关性。此时可以将信息熵定义为单个属性的对数的平均值。即:
$$E(P) = E(-log\ P_i) \ = -\sum_{i=1}^{n} P_i logP_i$$
更详细的推导过程可以看下我下面推荐的第二个视频,包括那个负号是哪来的。。。这里我们结合上面表格的数据举一个例子,来套套公式,看下信息熵的计算流程。

出去玩 为例,首先根据公式计算出去玩的概率,从表格可知,一共6个样本数据,0出现了2次,1出现了4次,分别求两者的概率:
$P_1 = \frac{4}{2 + 4} = \frac{4}{6}$
$P_2 = \frac{2}{2 + 4} = \frac{2}{6}$
$E(o) = -\sum_{i=1}^{n} P_i logP_i = -(\frac{4}{6} log_2 \frac{4}{6}) -(\frac{2}{6} log_2 \frac{2}{6}) ≈ 0.918$
即出去玩(out)的信息熵为0.918。同样用公式套进去,可得:
温度的信息熵为:$E(t) ≈ 0.809 $
起风的信息熵为:$E(w) ≈ 0.459 $
下雨的信息熵为:$E(r) ≈ 0.602 $
湿度的信息熵为:$E(h) ≈ 0.874 $

利用信息熵构造决策树

通过上面的公式,我们求出了各个属性的信息熵,那决策树是怎么去利用这些熵的呢?这里我就简单介绍其中的一种经典决策树构造算法——ID3算法

ID3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以信息熵的下降速度作为选取测试属性的标准,即在每个节点选取还尚未被用来划分的,具有最高信息增益的属性作为划分标准,然后递归这个过程,直到生成的决策树能完美分类训练样例。可以说,ID3算法的核心其实就是信息增益的计算

所谓的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事件中,事件发生前后的信息量之间的差值,即:熵A - 属性熵B,也就是说,一开始是A,属性划分之后变成了B,则属性引起的信息量变化是A - B,即信息增益(它描述的是变化Delta)。用公式来表示即是:
$$Gain(P_1,P_2) = E(P_1) - E(P_2)$$
好的属性就是信息增益越大越好,即变化完后熵越小越好(熵代表混乱程度,最大程度地减小了混乱)。因此我们在树分叉的时候,应优先使用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这样降低了复杂度,也简化了后边的逻辑。例如我们在上面的那个例子里面,我们把是否出去玩的信息熵作为最后的数值,而每个不同的划分属性与其相减则可获得各个属性的信息增益:
$Gain(o,t) = 0.918 - 0.809 = 0.109​$
$Gain(o,w) = 0.918 - 0.459 = 0.459​$
$Gain(o,r) = 0.918 - 0.602 = 0.316​$
$Gain(o,h) = 0.918 - 0.874 = 0.044​$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信息增益最大的是”起风“这个属性,所以它首先被选中作为决策树的跟节点,下往下划分子树,以此类推得出最终完整的决策树。

就这样通过信息熵计算出每个属性的信息增益,以此来决定决策树划分属性,不断循环这个过程,最终得到一棵”最优“的决策树。

关于信息论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东西

那些不能够消除某人对某件事情不确定性的事物被称为数据噪音

噪音是干扰某人获得信息的事物。

而数据是噪音与信息的混合,需要用知识将其分离。

这里给出两个视频,up主讲得非常清楚,对于像我这种从未接触过信息论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所以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熵?:

**如何计算信息熵**

相关术语与名词

节点杂质(node impurity

节点杂质是节点处标签的均匀度的量度。
一开始不太理解,国内基本都是直接翻译过来并没有很好的解释什么叫节点杂质。然后看到一个国外前辈给出的一个例子,直接搬来:

In simple terms, let’s say you are trying to predict whether you will go out or not based on weather parameters.

If it is raining you will definitely not go. So all observations at this point are ‘No’ i.e. pure node

While if is is not raining you will check weather temperature is below 20 C then “yes” else “no”. This node is impure node.

You can measure this impurity based on metric of your choice. Thus deciding how you split the variables (concept from decision tre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e7SKuz9QQ)

You can choose your impurity measure based on requirement as Peter has suggested.

就是说这个节点不纯度,其实是衡量这个节点能够直接给出结论,能给出多少程度的结论,这个多少程度就是节点不纯度,它应该是一个可以衡量的单位,例如基尼不纯度,信息熵,方差之类的。

再直观点去看,看我上面给出的那颗树,温度高低这个节点能直接决定出不出去玩,那么这个节点就是“纯洁的节点”,可以说节点不纯度为0%,因为它给出的“信息”足以帮我们确定一个事实。而是否下雨这个节点不能完全帮我们下定论,如果不下雨的话还要看湿度这个节点,那么可以说下雨这个节点是“有杂质的节点”,节点不纯度为50%(当然具体计算肯定不是这样,下面有公式)。

以上皆属于个人理解,如有偏差欢迎留言指正。

基尼不纯度(Gini Impurity

基尼不纯度:将来自集合的某种结果随机应用于某一数据项的预期误差率。大概意思是 一个随机事件变成它的对立事件的概率。
$$I_G(f)=\sum_{i=1}^mf_i(1-f_i)=\sum_{i=1}^mf_i-\sum_{i=1}^mf_i^2=1-\sum_{i=1}^mf_i^2​$$

  1. 显然基尼不纯度越小,纯度越高,集合的有序程度越高,分类的效果越好;
  2. 基尼不纯度为 0 时,表示集合类别一致;
  3. 基尼不纯度最高(纯度最低)时,$f_1=f_2=\ldots =f_m=\frac1m$,$I_G(f)=1-(\frac1m)^2\times m=1-\frac1m$

例,如果集合中的每个数据项都属于同一分类,此时误差率为 0。如果有四种可能的结果均匀地分布在集合中,此时的误差率为 1−0.25=0.75;

过拟合(Over-fitting

在统计学中,过拟合现象是指在拟合一个统计模型时,使用过多参数。 对比于可获取的数据总量来说,一个荒谬的模型只要足够复杂,是可以完美地适应数据。一个出名的谈及过拟合的案例,就是某个科学家说,只要给我4个点,我就能画出一头大象,要是再加1个点,鼻子还能甩。。。。。。

在决策树算法中,可能会过于针对训练数据,其熵值与真实情况相比可能会有所降低。剪枝的过程就是对具有相同父节点的一组节点进行检查,判断如果将其合并,熵的增加量是否会小于某个指定的阈值。如果确实如此,则这些叶节点会被合并成一个单一的节点,合并后的新节点包含了所有可能的结果值。这种做法有助于过度避免过度拟合的情况,使得决策树做出的预测结果,不至于比从数据集中得到的实际结论还要特殊

后记

信息论不止作用在决策树中,还有很多分类算法都能用到这个思想,在机器学习领域中举足轻重。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查询资料和学习,让我对数学有了重新的认识,感觉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

另外信息熵并不是决策树唯一的划分标准,Spark MLlib 中提供的API还可以选”基尼不纯度“来作为选择属性的依据,只不过思想都是大同小异的。构造算法也不是只有ID3一种,只是扩展讲下去怕是越讲越多。。。

该篇算法介绍暂时不配代码来做了,代码留到下一期随机森林里面做,因为随机森林也就是多颗决策树组合起来的而已嘛。

0%